1月5日上午,佛山市教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构建佛山“五好教育”新形态,推动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进行详细解读,全力推动佛山市教育改革新形态。

《行动方案》紧扣学生发展、学校发展、校长发展、教师发展、教育生态发展五大要素,聚焦教育发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五好教育”为突破口,系统构建“好学校、好校长、好教师、好生态,共创学生好未来”的更加公平高质量人民满意的教育新格局。

扩学位、提质量、促均衡

让每个家门口都有好学校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佛山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招生办主任邓锐昌介绍,《行动方案》以“五个好”对更加公平高质量人民满意的教育进行“目标画像”,以期着力破解:优质教育资源发展总量和速度仍跟不上群众不断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区域、城乡、校际、群体之间的教育“四大差距”仍然存在,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优秀校长教师交流力度不够等深层次问题。

实现教育优质均衡的基础是要有“好学校”。为实现每个家门口都有好学校的目标,《行动方案》提出了“扩学位、提质量、促均衡”的政策举措。

据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杨丹霞介绍,为解决公办学位供给不充分的问题,“十四五”期间佛山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不少于44.31万个。自2021-2022年,全市已新增公办学位约28万个,其中通过新改扩建公办学校新增8.8万个,“民转公”新增4.5万个,政府购买民办学位14.7万个,充分保障学位数量与学位需求相匹配。

此外,《行动方案》指出要花更大的力气加快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特殊教育提升质量,解决“家门口的学校不够好”的问题。学前教育方面,将持续扩大普惠性资源供给,到2025年实现85%以上的孩子在普惠性幼儿园就读。义务教育方面,将通过深化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做大最做强公办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全面改善相对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到2023年巩固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午休“平躺睡”成果,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空调全覆盖。并打造100所以上市级高质量育人发展特色示范校,树立高质量育人标杆。针对普通高中,将出台《佛山市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高质量发展“双高”行动方案》,制定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双高”行动指引,打造一批市级高水平特色项目、市级特色项目和区级特色项目,加强高中与高校协同育人。特殊教育方面,将着力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补充的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推进医教融合、普特融合,优化普通学校特教班和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布局,推进特殊教育优质公平融合发展。

激发校长的治校办学活力建设“四有”好教师队伍

为全面激发校长的治校办学活力,佛山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舒悦介绍,《行动方案》不仅提出要在选人用人上做好把关,还要推动“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校长职级制改革。同时,实施“十百千”校长队伍建设,构建校长分层分类分级培训体系,强化青年校长、新任校长、薄弱校校长培养培训,在用对人、用好人的同时也把好“发展关”。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行动方案》通过建设“四有”好教师队伍,以期实现让“每位学生都有好教师”的目标。具体来讲,是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理想信念建设的基础上,提出要建设新型良好师生关系。每位教师都肩负指导学生学业、心理、生活和人生的育人责任,因此教师不仅要施行全员导师制,还需贯彻落实教师全员家访制、教师全员育人责任。

《行动方案》还聚焦“提师能”,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打造“十百千万”强师梯队。做好“5支队伍”:构建基础教育“杰出人才--领军人才--三名人才(名校长、名教师和名班主任)--骨干教师--拔尖青年教师”人才成长通道,培养造就十名以上杰出教师、百名以上领军教师、千名以上市区两级名师、万名以上校级骨干的人才梯队。实施优秀拔尖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培养约三百名市级拔尖青年教师,建立有利于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成长通道。此外,在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中,提高“入口关”,加大政策力度吸引优秀毕业生进入佛山教育领域。

同时,打造“1+5+N”教师发展体系构建“五好教育”新形态,全力推动佛山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即以一个市级教师发展中心为龙头,五区教师发展中心为主干、N个校本研修示范校和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为主阵地,高校资源为支持的教师发展支持,整体构建覆盖教师专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新入职期-成长期-成熟期-高峰期-高原期-突破倦怠到升华期)的精准培养培训体系。

“教育是良心工程,对老师关爱,老师们也会对学生更好。”舒悦介绍,除推动优秀校长教师市域交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外,《行动方案》还特别聚焦“尊师暖师”人心工程。使教育投入更多向教师倾斜,健全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长效联动机制;为教师“减负”,落实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严控进入校园的社会专项任务和教师参与社会事务种类;并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和组织关爱,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

推进优秀校长教师市域交流

实现全市教育资源优质均衡

为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市教育局在市域内推进教育结对协作和优秀校长教师交流。市教育局分别与高明区政府、三水区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推动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备忘录,建立市区紧密协作机制。同时积极推动基础教育集团化发展,将区域内薄弱学校纳入名校教育集团,通过教师轮岗交流、教师骨干互培、校际评估共创、教学资源共享等方式,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质量。

《行动方案》提到,接下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推动高明、三水学校品牌建设。统筹佛山一中与高明一中结对共建,促成高明区与华英学校合作办学,高明区华英学校建设项目已动工,预计2023年秋季学期前建成。统筹全市教育资源,支持三水中学、三水中学附属初中、三水实验小学品牌建设,带动三水区学校优质发展。二是加强统筹谋划,完善集团化办学政策体系。

实现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布局的关键核心,是打造一批优秀的校长和教师队伍,促进市域交流。目前,市教育局在2022年专门出台《佛山市中小学优秀校长教师市域交流工作方案(试行)》(佛山教育〔2022〕71号),重点推动优质学校与相对薄弱学校校长和教师双向交流,重点推动优秀校长和教师向高明和三水区、向相对薄弱偏远区域和学校交流,2022年秋季学期首批市域交流的优秀校长和教师有100人,建立全市中小学优秀校长教师常态化交流制度,推动优秀校长教师市域流动和均衡布局,推进教师由“单位人”向“系统人”转变。

补齐体育美育短板

强化五育并举融合育人

将“每个孩子都有好未来”列为《行动方案》的第四大重点任务“强化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主要是三大举措,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展素质教育,为学生一生健康幸福发展奠基。

《行动方案》提到,突出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校内活动和家庭生活、社会实践中,推进劳动教育清单制及评价改革,推进全市性的“校内劳动责任区+家庭劳动日常单+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实施模式。

此外,《行动方案》还突出补齐短板让体育美育强起来。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营养改善、心理健康。增加学生校内外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活动的时间和机会,保证学生每天校内外各1小时体育锻炼,掌握2项以上体育、艺术技能,普及1项以上佛山传统武术。

采写:南都记者 胡嘉仪 实习生 孙天宇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