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观念不一致对孩子的不利影响
家庭教育观念的不一致,是无法教育好孩子的。家长作为家庭的主体,他们的观念,他们的情感意识,他们的家庭责任感等等,这些都是会影响孩子的。
家庭教育理念的不一致,不仅体现在隔代上,夫妻之间也容易出现教育理念的冲突。很多夫妻由于缺乏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在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中缺乏系统的教育思想,往往会忽略孩子成长的最佳敏感期,把本应该最容易引导和辅助孩子建立的良好习惯和最佳兴趣培养期错失。
同时由于夫妻观念的分歧,必然带来行为上的极大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榜样作用,负面的榜样往往会让孩子破坏好习惯的建立。下面就从几方面分析一下夫妻家庭教育分歧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夫妻家庭教育观念的矛盾和冲突会导致孩子具有双面型人格。
通过对一些儿童的观察,发现很多孩子单独和父亲或者母亲相处时,往往很听话,情绪也不错,可是一旦孩子和父母同时在一起时,问题便接踵而来,要么任性,要么不听话,甚至有无理的要求等,这让人很费解,为什么会这样呢?
通过大量的对比发现,原来问题来源于父母的教育观念不一致,甚至有矛盾和冲突。这并不难理解,在当今中国家庭中,母亲教育还占绝对的主流,很多母亲的教育能力参差不齐,在母亲教育中常见的教育以保姆式的教育为主,我们俗称“老母鸡”式的教育。
这种教育方式把孩子的生活和能力的培养混为一谈,有的甚至是忽略了对孩子独立的自我服务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不管内容是否科学,不管教育方法是否正确,不管孩子是否接受,不管教育效果是否有效,皆以主观给予为主。而对于父亲们来讲,由于长期受“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对孩子的教育往往采取粗放式的,“大男子主义”式的家庭教育,这种思想往往忽略了对孩子教育和引导的细节关注。
个别孩子在父母家庭教育观念的矛盾交织中已经出现双面型人格,既有温和阳光、聪明活泼的一面,同时又有情绪不稳定、粗暴任性、自私冷漠的一面。这种双面型人格对以后的健康成长、人际交往、婚姻家庭、事业等会埋下隐患。
夫妻家庭教育观念的分歧,会让孩子好习惯的培养受到影响。
经常会看到一些家长,因为家庭教育观念不一致而相互争吵,虽然在大多的时候,有一方暂时放弃了争论,默认了对方去实施自己的教育方法,但是这种暂时保留的教育方法,仍会有实施的机会,比如单独和孩子相处时。两种介于正确与错误,理性与非理性的教育方式,其结果是让孩子接受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当两种教育方法出现很大的差异时,会让孩子茫然不知所措,该听谁的呢?爸爸正确,还是妈妈正确呢?
事实上,在很多时候,这种分歧的教育结果是让孩子钻了家庭教育的空子,比如好习惯正在培养和巩固的阶段,因为爸爸和妈妈的分歧而时续时断,为培养带来了难度。比如礼节礼貌的培养,部分孩子会为图省事或者以无所谓的态度而被忽略掉。比如父母一方批评教育时,孩子会到另一方寻找保护,让受批评和教育的机会错失等。
夫妻家庭教育分歧,不利于孩子平等相待、尊重他人。
一些强势的妈妈和一些简单粗暴的爸爸,他们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绝大部分都存在强势或者粗暴的现象,这说明家庭教育的传承性不可避免地根植于家庭传统的土壤中。
当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接受父母这种错误的家庭教育时,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就会潜移默化地形成强势或者简单粗暴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往往会造成孩子不能平等相待家人,不能尊重他人,养成唯我独尊的行为方式,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会因为性格上的缺陷遭遇挫折。
如果不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得到改正,将会相伴孩子的一生,会继续一代代传承下去。
夫妻家庭教育分歧,不利于父母权威的建立。
在很多夫妻家庭教育分歧的案例中,经常会看到夫妻一方指责另一方的现象,如果这些指责是当着孩子的面进行,父母的权威作用便会大打折扣。
因为指责会让孩子看到爸爸或者妈妈不足的另一面,而这些不足本来影响并不大,但是由于夫妻情绪管理不善,这时会将对方的不足或者缺点无限被放大,当孩子面对爸爸和妈妈这些被放大的缺点时,会混淆孩子判断是非的标准,使他们无所适从,阻滞孩子们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深入进行,严重的还会使他们坚持错误、有恃无恐。
其结果是,孩子会重新审视父母,部分孩子会消极认识他们,有的甚至会瞧不想父母。试想,当孩子对父母的印象不再是尊重,不再是那么高大时,父母的权威性便会一点点丧失,这对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孩子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夫妻家庭教育分歧,会因相互推诿而错失教育孩子的机会。
因为意见分歧,往往会让处于情绪化中的夫妻往往不能理性审视对方,也不能理性面对孩子。有些夫妻出现严重的分歧时,会相互间推诿教育孩子的责任,当真的出现责任推诿现象时,会让孩子处于无人管、无人问、无人教的状态,这种真空状态,会让无辜的孩子成为真正的受害者。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指出:“父亲对孩子的要求必须跟母亲对他的要求保持一致,只要孩子感到母亲和父亲对“可以”、“不可以”、“应该”、“不应该”等概念有不同的看法,
那么,即使最合理的要求,在他们看来也会是暴力、强制,是对他自由、欲望的践踏。这样就会养成孩子任性、不讲理的恶习。因为孩子出现一定的行为后,如果父母一致肯定或否定,他就会知道自己正确与否,并学会在新的环境中继续或停止、改正这种行为,从而发展自我控制能力。”
当夫妻家庭教育有分歧时,孩子再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怎样做,更谈不上有意识地改正自己的行为。许多家庭教育成功的事例都说明,夫妻在教育观点、方法等方面的一致性,是教育好孩子的必要前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