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兴趣班地推招生成单率提高20~40倍的方法
经常做地推的校长都知道,传单招生的成交率大概在0.3%-0.5%之间,也就是每千张才能成交3-5个学员,这种方式做招生基本可以等同于大海捞针。
如果机构人手充足,采用人招人也就是招生人员一对一沟通家长的地推方式,那么成交率大概可以做到2%-4%,虽然相较传单招生提升了7-10倍,但总体来说效率还是非常低。
那么,如何才能高效招生,让地推成单率提升20-40倍,达到每沟通10人就能成交1人呢?今天三联招生就把地推掰开揉碎了讲给各位校长!
我们把地推招生的场景,拆分为三种情况:
选择直接拒绝沟通的场景。
接受沟通,了解课程内容的场景。
根据沟通内容做出报课行动的场景。
在这三个场景中,的优化可以提高沟通的接受率;的优化可以提高沟通后的成交率。在这三个场景上分别提升3 倍~5 倍的转化率,最终就可以带来 20 倍~40 倍的转化率差距。
一、选择直接拒绝沟通的场景。
在这个场景当中有4个重要的元素:沟通话术、沟通的人、家长和孩子的心情、所处的环境。家长看到地推人员时,往往是在学校门口或商场,或来去匆匆的道路上。家长是忙碌匆忙的,他们对陌生的地推人员的情绪往往带着一定的抵触。
大部分地推招生人员在选定目标客户之后,会努力加上15-30秒的话术,比如:家长您好,我们推出了一个课程套餐,这个课程........我们机构.......价格优惠......您看给孩子报一个吗?
这个环节有三个问题:
1、降低地推招生的效率;
2、话术越长,效果打折就越厉害,招生人员的能力有参差,表述的效果差别太大,不可控;
3、一个对于家长来说的陌生人,忽然迎上来说这么多话,内心非常抵触。
如何做一个简单高效、容易传达内容,能够让家长充满共鸣的话术呢?这一场景,三联招生建议调整为这样:家长您好,我们推出了一个课程套餐,原本XX元的课程,您现在报只需要XX元,您看给孩子报一个吗?
一句话传达出必要课程信息,在家长还没有经过详细思考、优劣比对的时候,就要求其做出决定。了解一下和不需要只在一瞬间就完成了,这个回答决定了我们是进行下一步还是下一个,大大提高了面对面沟通招生的效率。
二、接受沟通,了解课程内容的场景。
在家长接受招生人员的沟通请求,开始详细了解课程内容的时候,招生人员要注意把握5分钟原则,即5分钟时间把重要信息全部沟通无误,促成成交。
为什么这么说?据三联招生经验总结,家长认真且正向接纳招生人员信息的总时长一般是在5分钟之内(少量爱聊天家长除外)。要知道,地推招生主要集中在上学、放学路上或家长带孩子玩的时候,此时一类家长正处在奔波、匆忙的行走状态;一类家长正处在逛街玩耍的欢乐状态。一旦谈话时间过长,家长就会表现出焦急、心不在焉等情况,或者开始询问很多负面问题,打乱招生正常节奏。
很多机构的校长觉得家长报名成交一定是给予优惠,自己只要和家长反复强调价格和优惠就可以了,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思维定式。人是感情动物,一切成交都要基于客户需求来进行,尤其是这种买给孩子的课程产品,一定要基于孩子的需求和家长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入手。
孩子刚需+机构的办学优势+限时限量=成交。
三、根据沟通内容做出报课行动的场景。
当家长和孩子对与招生人员的沟通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准备采取下一步行动时,请立刻引导家长做出报名交费的动作。消费的想法都是一瞬间出现的,不要把把这个步骤复杂化,每拖延的一分钟都是在消磨家长的消费冲动,步骤越简单越好、动作越快越好。
如果家长在成交时产生了犹豫,或有意向但不愿意付款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这一类家长既然愿意停下来听招生人员讲解,那就证明他对课程有需求、感兴趣;其次,家长之所以犹豫,一定是沟通内容不足以支撑其做出成交动作。
这时,有些招生人员可能觉得前面铺垫了那么多,不如在这临门一脚逼家长一把。注意!如果这个时候这么做,那这位有意向的客户可能就成为死客了。
最好的解决方式是添加家长的联系方式,然后备注家长的情况,后期再慢慢探听家长的具体顾虑,为其解决问题。然后快速进行下一位客户沟通,保证招生的效率。
招生市场千变万化,人员要不断的提升自身能力,提前规划好招生方案,反复改进,确保与招生有关的各个环节做到万无一失。在执行时参考以上几个指标来做,利用机构有限的招生人员、通过有限的招生渠道,服务更多的学员,顺利达成高效率、高质量招生目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