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改革工作视频会议,并发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上两个《意见》均提出,提高艺术类和体育类考生文化成绩要求,以扭转重专业轻文化的误区。此次改革涉及考生众多,力度空前,按照问题导向,回应社会关切。

逐步提高文化课成绩,艺术类校考不再跨省设置考点

高考文化课是所有艺考考生必考的内容。近年来,由于部分高校对艺考考生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偏低,导致部分考生和家长功利性报考,将艺考作为升学捷径,既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也不利于高校培养高质量的艺术人才。为此,《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逐步提高文化成绩要求。要求各省(区、市)在现有文化课成绩要求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划定、逐步提高艺术类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于组织校考的高校,鼓励结合专业培养要求,加强考生文化综合素质考查,进一步提高考生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逐步扭转部分高校艺术专业人才选拔重专业轻文化的倾向。

为进一步规范艺考招生,充分发挥省级统考在艺术人才选拔评价中的作用,《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进一步扩大省级统考范围,不断提升省级统考水平和质量。到2024年,将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完善考试科目和内容,提高省级统考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改进省级统考评分方式,加强评分管理,完善成绩呈现方式,增强考试的区分度,满足不同层次、类型高校选拔需要;加强省级统考组织管理,严格落实命题、制卷、保管、组考等各环节保密工作要求,确保考试安全。

当前,由于省级统考覆盖范围有限,全国组织艺术类校考的高校数量和校考考生规模依然偏大,目前校考高校有300多所,参加校考考生约160多万人次,校考组考和规范管理面临较大压力。为此,《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校考范围和规模,建立健全校考高校和专业准入退出机制,严格控制现场考试规模,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

对艺考招生实行分类考试、分类录取,是这次艺考招生改革的一大亮点。《指导意见》明确,从2024年起,对艺术类专业将分三类进行录取:不需要参加专业考试的艺术类专业、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少数组织校考的高校艺术类专业。

此外,《指导意见》还明确,从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进行选拔,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

高水平运动队报考要求,从国家二级运动员转为一级

据了解,2021年,全国高水平运动队报名考生1.5万人,录取学生4000余人,共涉及足球、篮球、排球、沙滩排球、乒乓球、田径、网球、羽毛球、游泳、武术、跆拳道、击剑、棒球、冰雪等14个项目。其中,足球、游泳等7个项目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全国统考,其余项目由招生高校组织校考。

据了解,目前,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可报考高水平运动队。二级运动员这一报考门槛较低,导致许多高校的运动队体育竞技水平有限,无法满足参加国际国内赛事的需要;一些高校组织的高水平运动队校考,考试办法和评分标准不一,考核和管理水平参次不齐。

此前,符合条件的高水平运动员,能用低于本科校线两三百分的成绩进入高水平大学,对部分考生来说极具吸引力。体育类考试又不同于纸笔测试,有的项目只需要短暂的十几秒就决定了成绩高下,一旦采取替考等方式成功入学,作弊者将获利巨大。

《招生意见》提出新的改革方案,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2024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方可以报考高水平运动队。

2027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且近三年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前八名者方可以报考高水平运动队。

此外,《招生意见》明确,2024年起,高水平运动队考生文化考试成绩全部使用全国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组织实施,高校不再组织相关校考。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其他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80%。同时,对于体育专业成绩突出、具有特殊培养潜质的考生,允许高校探索建立文化课成绩破格录取机制,破格录取工作将接受社会的严格监督。

《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发放管理,要求各地体育部门加强对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的发放和管理,优化工作程序,抓紧实施运动员技术等级赛后即时授予,尽快建立数据波动较大、短期集中操作异常情况的预警处置机制,坚决打击和防范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造假行为。

(极目新闻记者闻蔚 综合教育部官网、光明日报等整理)

来源: 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