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招生工作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关高职院校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全局性工作,随着生源逐年下降以及高考改革、职教改革等新变化,高职院校招生形势愈发严峻,需要采取强力措施,科学规化招生方案,加强网络宣传,调整招生应对措施,加强校企合作,增强招生类型,扩大宣传平台,增强宣传力量,化被动为主动,破解招生困局,合力推进招生工作。

关键词:高职;招生;对策

招生工作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高职院校的全局性工作浅谈如何做好高职院校招生工作,事关全体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招生工作,反映了高职院校在管理服务、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各方面的状况,并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面对高考改革、职教改革的新形势,如何积极适应新常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招生工作,对于高职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一、目前高职院校招生形势和现状

(一)高职院校的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发展的兴盛期,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截止到2014年年底,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共有1327所,在校学生1000多万人;湖北省内高职院校发展到56所,在校学生56万人。2015年,湖北省新增3所中职学校转制升为高职。高职院校迅猛飞速发展,增加了院校之间的竞争压力,加剧了招生形势的严峻性。

(二)高考报名人数大幅减少。 200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50万人,创历史最高,2008年之后出现急剧下滑。201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915万,较四年前减少135万人。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导致高等职业教育在招生规模、招生档次和招生条件等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高考报名人数的大幅减少,带来的生源缺口就主要集中在高职高专院校,使得高职院校的生源极为紧张。

(三)招生类型单一。截至目前,湖北省全省只有26所高职院校有资格开展高职单招、自主招生、技能考试、“3+2”、五年一贯制等类型招生,导致大部分高职院校招生工作机动性不足,灵活性不够,招生吸引力不强,无形之中增加了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压力。

(四)应用技能型本科大学的改革。湖北省全省部分二本、三本院校转向应用技能型本科,使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培养模式优势不再明显,降低了高职院校的竞争力,使高职院校的招生局面更加被动。

(五)高职院校自身建设存在不足。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部分弱势专业建设未能取得明显好转,考生不愿意填报,部分招生宣传人员工作不够积极主动,认真踏实,招生和就业平台、生源基地建设不够牢固,重点生源学校不断流失,导致高职院校招生工作形势更加严峻。

二、2015年湖北省招生政策对高职院校的影响

(一)减少录取批次,全面实行平行志愿。2015年,湖北省合并高职高专(一)和高职高专(二),统一批次同一平台录取,降低了部分原高职高专(一)批次录取院校的优势。原高职高专(二)批次录取院校及弱势专业的生源将进一步压缩。全面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以考生为本,尊重考生意愿,按院校招生计划、考生成绩、考生志愿排位进行投档,促使竞争愈加激烈。可以想象,一些社会声誉不好、教学条件落后、教学质量不高的高职院校,今后生源保障将难以为继。

(二)改革高职高专录取办法,进行高职院校多元互动试点。2015年,全省改革高职高专录取办法,实行高职院校多元互动试点录取,分两段录取方式。第一阶段:所有有高职高专招生计划的高校,在省统一规划的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上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第二阶段:平行志愿投档后,计划未完成的省属高校经自愿申请同意后,进行多元互动录取试点,录取分数线由高校自主确定,报省招办审核备案后集中公布。第一阶段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后,由于生源缺口较大,落档考生数非常有限,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剩余的招生计划没有专业优势,难以吸引考生。

(三)多种升学途径。2015年起,湖北省选择部分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开展技术技能型人才一体化培养试点,实行“高职专科3年+应用型本科2年”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模式,招生计划1400人。2015年,湖北省不再组织“高等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统一考试”。中职毕业生升学主要参加技能高考和高职院校单招。全省26所高职院校的107个专业开展单独招生工作,高职单招计划为人。2015年全省共下达初中起点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计划人,其中五年一贯制招生计划3930人,“3+2”分段招生计划人。多种升学途径,分流了原就紧张的生源,使得招生形势复杂严峻。

三、高职院校招生措施与对策

(一)科学规划招生方案,健全招生管理制度。为实现招生目标,确保完成招生任务,各高职院校在强化内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招生工作,首要的工作就是要根据国家和省内招生政策变化和生源减少的实际,对近年招生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合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状况,从招生计划分配、录取调剂原则、时间进度安排、组织宣传、奖励办法、保障措施、招生工作要求等方面科学谋划,制定好招生工作方案。同时学校要积极主动地应对招生工作的新变化,建立起招生工作管理、监督、检查、奖励的长效机制,组建一支能吃苦耐劳、经过考验、值得信赖的招生宣传团队,实行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招生。

(二)增加招生类型。对一所学校来讲,招生类型越多生源就越丰富,可供选择的余地也就越大,单一的招生类型必然使招生工作处于不利地位,影响招生任务的完成和招生质量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联系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等上级部门,申报高职单招、自主招生、“3+2”、五年一贯制等招生类型,在学院增设自主招生和技能专业考点,提升学院知名度,增强考生报考吸引力,扩大技能考试生源。

(三)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合理利用新媒介。为有效解决招生中存在的种种困难,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一是要全员动员;二是要形成教职工人人有责,全员参与的招生工作态势,组建招生宣传团队宣传学校,同时利用在校学生回母校开展宣传;三是善于利用媒体做好招生宣传,让考生和家长了解、熟悉学校,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水平、特色专业、生活条件等优势完整展现给考生和家长;四是利用网络等新媒介进行宣传。当前,网络成为许多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智能手机让考生上网变得快捷方便,高职院校要紧跟科技时代的步伐,加强学院官方微信建设,丰富学校网站内容,完善招生信息网站建设,及时在线解答考生的疑惑,主动通过招生网站、微信等新媒体宣传学院发展成果,介绍学校招生政策,增强学校招生吸引力;五是利用多种手段走进高中,与考生面对面宣传,宣讲学校的教学和就业优势,学习生活条件,请高中教师、考生和家长来校参观,实地考察、了解学校发展成果;六是将招生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长期规划进行实施。高职院校要转变观念,加强内涵建设,树立品牌意识,改变为了招生而招生的临时抱佛脚的思想,实行招生宣传常态化。

(四)加强校企合作,增强高职院校办学活力。学校的综合实力,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是高职院校做好招生工作的根本。高职院校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与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坚持“把工厂、公司、企业引进学校”,把课堂搬到工厂,把工厂搬进学校,建立稳固有影响的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基地,组建“订单班”,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的零距离目标。就业是考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解决好学生的就业问题,无形之中将为学校招生增加砝码。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