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相关话题
一、家庭教育的一般情况
从家长和学生在一起的情况看,大多数同学只和母亲长期生活在一起,还有部分同学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由于我校处在“城乡结合”地带,大多数学生家长务农或者外出打工,父亲很多不在家,只有母亲在家,这样就很难保证孩子的学习情况,更不用说谈心之类的活动了,因此,学生的家庭教育很难保证。农村地区,家长的文化程度、教育观念、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低,再加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孩子的家庭教育出现缺失甚至空白。比如说因为工作忙,没时间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的占32%,认为自己没有办法教育孩子的占52%;有15%的农村家庭,特别是贫困、单亲、残障等特殊家庭,迫于生活压力,根本无暇思考、顾及家庭教育;有17%的家长说虽然有时间,但孩子对自己的教育充耳不闻;60%的农村家庭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
二、家庭教育观念
在家庭教育观念上,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所有父母都已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们缺乏与孩子和老师的沟通;家长们对孩子的智力培养和身体健康比较关心,而不太重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培养;家长们大多注意从多种途径了解家庭教育知识,但是目前家长学校对家长们的教育是不够的;家长已认识到自己的教育观念对孩子有很大影响,并且热切地希望改变自己现在的教育观念,更希望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
三、家庭教育行为
调查结果表明:家长大多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是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提供吃穿,学习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有一大半的家长很少检查孩子的作业,更不要说辅导孩子功课、问孩子学校里的事了。有的家长平时大部分业余时间用来喝酒、抽烟、打扑克,对孩子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
四、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有待进一步加强
孩子除了与父母生活的时间最长外,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最多,因此,老师也是比较了解孩子的人。但是,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家长是通过家长会了解孩子,只有很少的家长是通过老师与家长的电话和书信联系进行了解,主动与老师联系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的极少。
由上面的结果分析表明:现阶段的家校联系工作主要是由学校,、老师承担,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薄弱,只是处于被动的状态;而且现阶段的家校联系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不够,效果还不够理想。
由此可见,加强家校联系,提高认识,增强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赢得家长的配合,对于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提高育人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结论
1、由于种种原因,家庭教育普遍受到重视,但受到文化程度、教育观念、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许多家长难以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的家庭教育。相当一部分家庭的未成年人教育处于缺失、半缺失状态,家庭教育仍属于当前教育的薄弱环节。
2、受传统观念影响,家庭教育内容单一,重智轻德,教育方式传统简单,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3、过高的学业期望值使得学生承担了过重的学习压力,而他们在兴趣、特长、智力等方面却得不到应有的充分发展。
4、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但是溺爱型、权威型和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依然大量存在。学生在极端教育方式的影响下,道德价值观、个性心理等方面极易受到扭曲。
5、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还不协调。
六、我们给建议家长的建议
1、提高认识,重视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教育中的重要意义。父母必须重视家庭教育,把自己的亲情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迁移到未成年人的心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拓展他们的精神世界。
2、更新观念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树立现代家庭教育思想。家长要改变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的传统观念,积极培养孩子科学与民主、自立与自强、竞争与合作等精神;要改变重智轻德、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3、提高素质,努力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广大家长不仅要切实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而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做出榜样和表率,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
4、多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吸纳新思想、确立新观念、研究新方法,努力提高了解孩子、协调与孩子关系的能力以及科学评价孩子的能力,做智慧型的家长。
5、改变单一的家庭教育内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注重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一是利用一切机会锻炼和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二是大力加强挫折教育,让孩子自己体验成功与失败;三是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6、转变教育方式方法。一要学会与孩子沟通;二要尊重理解自己的孩子;三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并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