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家庭教育对比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教育是一个国家影响一个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而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领域的基础,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教龄最长的一名教师。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生活方式等造成的不同的教育观念将会培养出不一样的人才,因此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仅是为人父母所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乃至国家的热点问题。此外,于孩子的角度而言,其成长的压力不单单只来源于学校繁重的课业,更来源于传统的家庭压力,而压力的大小,就是家庭教育模式的差异对比。中美文化传统迥异,两国的家庭教育模式可谓是两种极端,具有中西方各自的典型代表性,接下去便要对中美家庭教育进行了解和分析。只有正确认识和了解两国之间的这种家庭教育差异,才有利于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二、文献综述张晓亮在《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中指出中国的家庭教育十分重视孩子社会适应性的教化,往往按照特定的模式来培养孩子,却忽视了孩子身心发展的出发特点来促进其成长。而美国的家庭教育则将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能力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着眼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生存环境的能力。孟小佳提出的“中美家庭‘理想’和‘目标’教育方式的差异”则认为中美方式的家庭教育大相庭径这一说法并不夸张。

中国的家庭教育强调父母权威,孩子碎家长要绝对地服从,而美国的家庭教育主张民主平等和法治相结合;中国式家庭教育从小给孩子灌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而美国的家庭教育更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若论原因,在《中美家庭教育差异成因与对策》则指出了首先是源于中美两种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就如孟小佳所言中国式的“父母权威”与美国式的自由平等,其次就是两种不同的育儿方式,中国式家庭教育更多着眼于孩子的未来,生活上为其包办代替,经济上放任,而美国则偏向于让孩子自己拿主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样长期下去,中国式家庭教育会让孩子越来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永远沉溺于父母的过度保护中,体会不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这样祖国的根基摇摇欲坠。总而言之,承以上各家所言,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现出中美家庭教育的主要差异与发展趋势。中美之间家庭教育目的、方法、观点的迥异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中国式家庭教育并非一无是处,时代不断地进步,中式家庭教育方式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地进行完善,取长补短乃是明智之举。在继承中华优秀家庭传统教育的同时,我们不妨汲取美国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观,自觉转变落后的家庭教育体制,推进家庭平等化,融合两国之长,促进中华少儿的全面发展。

再大的目标也是从小事做起,中国家庭教育的转变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也可以是细水长流的过程。我们可以先试着去尊重孩子,就拿合影拍照一事来说,不需要把孩子当做私人物品,不要命令式要求,可以以询问方式的语气替代,合影与否该是取决于孩子本身的意愿,以及是否会打扰到孩子当时的玩乐状态。这个例子很小,但不可笑,这样的以小见大才是家庭教育方式变革的真真切切的体现。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准备各一百份具有代表性问题的问卷对小学、初中、四、研究成果1.中美家庭教育观点存在极大的差异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理念似乎朝着两个相反地方向前进,中国式家庭教育局限在一个固定的规矩的框架内发展,而美国的家庭教育方式依然秉行这放射性的开放式的教育中美家庭教育对比研究开题报告.doc,这些差异,在总体上对中国人谨慎小心的性格和美国勇于追求创新的个性养成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2.中美家庭教育方式朝着反向发展显而易见:在智育方面,中国的家庭教育确实比较专制与强势,这会让孩子的天性受到遏制,使本该得到发掘的潜能受到限制,美国则反其道而行;在德育方面,中国家长经常将个人经验与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以说服为主,而美国的父母更喜欢让孩子从实践中体悟真理,让其亲身的体验去说服自己。

4.中美家庭教育方式应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美国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其很大的闪光点,中国家庭教育的方式有其不足,但不代表一方就是完美的,一方就一无所长。无规矩不成方圆,美国的自由过了度也将成为罪恶泛滥的推动力,中国的传统家庭文化也在一方面有利于强化青少年的爱国爱家的意识。总而言之,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应该互相取长补短,才有利于走向一条中美融合的家庭教育模式,促进孩子的全方位发展。五、参考文献张晓亮:《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2010年第11期张仰媚:《中美家庭教育差异成因及对策》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