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 | 家园携手

讲座家庭教育讲座_家庭教育讲座_讲座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亲子阅读 与爱相伴

读书能够净化心灵,陪孩子一起读书,这种时光应该是甜蜜的、温馨的、有爱的。在孩子童年时期,正确有效的阅读习惯和行为,可以为孩子后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家庭教育讲座——《陪伴孩子一起阅读》

内容导读

01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第一:父母为孩子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首先就是为孩子提供丰富的书籍,打造读书的良好氛围。

第二:父母要每天认真的去读书家庭教育讲座,为孩子做好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第三:父母对于孩子的阅读不干涉、不强求。所以,总有一个时间点,孩子会捧起书,不知不觉地爱上阅读。

02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哪些好处?

(1)阅读像空气之于呼吸一样,自然又重要。

阅读不仅仅为了获取知识,更是提高理解能力、专注力的有力保证,孩子可以从中获得生活的力量。

(2)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阅读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世,增长见识,做到不出家门而知天下事。

(3)阅读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书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品质的形成,并可以促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4)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阅读是一种手、眼、脑同步活动的过程,透过文字,在大脑中建构意象,意象又与生活经验对接,从而将其内化为知识结构。

(5)阅读决定孩子成长的高度。

一个爱阅读的孩子能快速抓住别人说话的重点,理解能力强。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能决定一个人成长的高度!

03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一、书香环境

家长应该为孩子打造一个家庭图书角,让孩子有自己阅读的小天地;哪怕仅仅是一个墙角、一张书桌、一个小书架等皆可,但一定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书香环境。

二、榜样力量

有爱看书的父母,才有爱看书的孩子。言传不如身教,如果父母本身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言传身教,自然就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持之以恒

持之以恒是凡事想要成功的通用准则,也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成功的关键。

四、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更重要的是感情陪伴。陪孩子亲子共读,拉近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是让孩子享受阅读乐趣的良好方式,也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学前的孩子,更是享受亲子共读的最佳时期。

结束语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栋梁!能让书籍成为孩子终生的伙伴,这是老师、家长送给孩子一生最珍贵的礼物。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之乐乐无穷!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让我们和孩子一起,以书为友,用最静心的阅读,来填实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让“亲子共读”在每个家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中班 | 家园携手

讲座家庭教育讲座_讲座家庭教育心得体会_家庭教育讲座

软硬不吃是当代孩子惯有的伎俩,而面对这样的孩子,作为家长的你是否会束手无策?或者采用更极端的手段去管教孩子?如果这样,结果可能导致孩子更加逆反。

如何让“软硬不吃”的孩子走出错误区,今天的家庭教育讲座将带给你答案。

01哪些情况会使孩子软硬不吃?

一、教养方式不当造成孩子“软硬不吃”

①过度溺爱加上“隔代亲”,对孩子百依百顺、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②教育方法和家庭教育合力不一致,导致孩子钻了空子。几番较量下来,家长常会无功而弃。

二、沟通不当引发孩子的“软硬不吃”

父母强势的命令和威胁,只能暂时让孩子妥协,但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这么做。还有的家长会采用贿赂孩子的方式,这种方式只会让孩子讲条件、讨价还价,没有好处,从而变得“软硬不吃”。

三、没有明确地、一贯性地要求孩子

对于家长“一会儿软一会儿硬”的态度,只要都不听,耗下去就能达成自己的心愿。这种成功的体验使得孩子不管对错,只是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四、孩子缺乏规则意识

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家长的影响家庭教育讲座,规则意识差的家庭就会出现规则意识差的孩子。孩子行为的后果取决于大人的情绪,孩子对一件事情的后果不能预测,也就无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没有规则意识的孩子,软的硬的都要试一下。

02面对软硬不吃的孩子,我们怎么做?

一、从自身做起,为孩子做好榜样

有的父母对孩子溺爱,有的父母性格特别强势,对孩子控制越多,孩子的反抗意识就越强烈,孩子就会倔强。父母首先要做好,才能正面影响孩子行为。

二、建立规则,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软硬不吃”的孩子往往能找到家长、老师在态度和执行力度上的空子,会有恃无恐地“软硬不吃”。家长事先讲好要求遇事坚决执行规则,让孩子没有空子可钻,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三、换个角度看待“软硬不吃”,换种方法引导孩子

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家长太主观。所谓“软硬不吃”其实是孩子在宣示自己的成长。想要孩子听话,父母最好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关注孩子的成长特点。没有“软硬不吃”的孩子,只有摸不透孩子性格、脾气,不懂得孩子内心发展需求的家长。

四、理解、宽容的教育态度配合循循善诱的软性教育

理解孩子的行为,明白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处于反抗期的孩子认知能力有局限性,他有时犯错误家庭教育讲座,是因为还认识不到错误,而家长也没有告诉孩子这是错误。所以,揪着年幼孩子的“不良行为”说教其实是不公正的。

五、明确、严格与保持一致的硬性教育

对于基本的行为准则家长必须让孩子有明确的认识;对于孩子违反基本规则的行为家长要坚决、严格地予以指正孩子。只要孩子出现某种不合理的行为,就要得到同样的回应或“惩罚”。

结束语

亲爱的宝爸宝妈们,我们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关键是要找出孩子犯错的原因,从源头下手,把原因除去。

多一分冷静,多一分耐心,多一分聆听。当我们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多倾听,多沟通,相信我们会和孩子相处的很愉快!

大班 | 家园携手

时间飞逝,美好的时光总在不经意间溜走,还有一个多月孩子就要升入小学了,这令许多家长欣喜与担忧。 欣喜于孩子又长大了,担忧于孩子能否适应小学的生活?幼小衔接究竟接什么?作为家长和孩子都该做好哪些准备?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近今天的家庭教育讲座《孩子要上小学了》,一起聊一聊关于幼小衔接的话题!

幼小差异

一、生活环境的变化

幼儿园活动室布置美观、形象、富有童趣,有着丰富的物质环境,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孩子缺乏吸引力。

二、学习内容的变化

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

三、师生关系的变化

幼儿园师生之间关系和谐、亲密。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较少,新入学的孩子可能会感到压抑和生疏。

四、教学方法的变化

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等基本技能训练。

衔接准备

家长准备工作

一是家长心理建设

家长们理性对待孩子间的差异性,呵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他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陪伴孩子慢慢成长。

二是注重学习品质培养

家长应从知识储备式的教育转向学习品质培养。学习的品质更重要,学习品质真的能让孩子走得更远。

三是家长好好学习

幼小衔接活动,父母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另外,专家讲座父母一定要亲自去参加。对于孩子的幼小衔接,父母需要认真对待,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幼儿准备工作

一、鼓励孩子,期盼上小学

为了使孩子期盼着早点儿上小学,家长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从正面鼓励孩子。千万不要从反面去刺激孩子或是给孩子增添无形的压力。

二、利用生活物品,适时教孩子

挂历或台历上,标出孩子上学的日期,如 9月1日,每天和孩子一起进行倒计时,算一算离上小学还有多少天,既可以丰富孩子的数学知识,又能激发孩子入学的心情。

三、实地考察小学

家长可以带孩子到附近小学的门口去看看小学生上学、放学的情景,教孩子认读小学的校名、门牌号,认识小学附近的建筑物、公交车站,以发展孩子的空间知觉,增强孩子对小学的感性认识。

四、陪孩子玩小学生游戏

家长和孩子一起玩“小学生上学’的游戏,先由爸爸妈妈来扮演“老师”和“学生”,用“老师好”“同学们好”“起立”“请坐下”等语言进行对话表演,然后由孩子来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五、和孩子讲自己小学故事

父母可以和孩子聊聊自己上学时发生的趣事,父母的这些经历能让孩子知道上学后出现一些小困难,甚至“糗事”是很正常的,帮助他平复心里的胆怯。

习惯衔接

一、用餐习惯

餐桌不仅是孩子品尝美食的地方,同时也是孩子养成习惯、学习礼仪、培养自理能力的地方。一旦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小学,自己吃饭就不再困难了。

二、作息规律

提前适应小学的作息时间,晚上8:30 开始上床睡觉,9:00前入睡。早上起床也要养成好习惯,还要避免做事拖拖拉拉的习惯。

三、生活能自理

生活能自理,是孩子走向独立的起点。家长需要做的就是鼓励和支持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绝不是越俎代庖,包办孩子的一切。

四、时间管理

1.调好定时器。

2.采用限时法。

3.分解任务。

五、亲子阅读

陪伴孩子阅读既能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还能提高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听的过程孩子的专注力与倾听能力也会得到训练。

结束语

家长朋友们,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一转折阶段,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

培养孩子就像牵着蜗牛去散步,所以,请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尊重、倾听和耐心,我们也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